安慰剂对照?其实没那么简单

在新药研究中,都说RCT是临床试验金标准,而对照(Control)又以安慰剂(Placebo)对照为首选,但在实际操作中,因为伦理原因,很多适应症不可能只用安慰剂,如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肿瘤等等。为了达到“与安慰剂对照”的效果,在研究设计中,常常设置一个所有患者都接受的基础治疗,在此基础上,再分别给予试验药或安慰剂。这种研究设计,严格来说不能称之为安慰剂对照,它属于复合处理对照,以A示基础

- 阅读全文 -

按照样本量计算结果实施研究,一定会达成研究目的吗

即使严格按照样本量计算结果确定研究规模,实施的结果也未必是达成目的。也就是样本量计算结果的可靠性,它取决于以下几个影响因素:1、在计算样本量时,所选择的把握度(Power = 1 - β )越大(当然,所需的研究规模也越大),达成研究目的的可靠性越高;2、计算样本时所设定的试验组、对照组的效应值越准确(越接近研究中的真实情况),达成研究目的的可靠性越高;所以,不要为了减小样本量计算结果,而刻意地低

- 阅读全文 -

为什么肿瘤相关试验中记录最后一次访视时间--写给临床试验行业的统计小白

很明显,这篇文章没有任何的技术性可言,写给临床试验行业的统计小白,普及一点生存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常识。OS(overall survival),总生存时间,一般定义为从随机化(也可以是首次用药时间)至死亡的时间长度;这个指标几乎是任何肿瘤相关临床试验中都会采集的数据。所以OS(以及任何其它生存时间)的计算,肯定涉及两个时间点,一个起始时间、一个结局时间。起始时间,只要入组的受试者都会有,如随机化

- 阅读全文 -

样本量计算的目的与基本过程

样本量计算的目的:在一定检验效能(把握度)基础上,确定研究的最小规模。计算过程1、明确假设(1)明确研究设计类型,如完全随机、配对或随机区组设计;(2)确定研究的主要终点指标,也就是拿研究结果中最重要的那一个指标,作为计算样本量的依据;(3)上述主要终点指标的类型,是计量的还是计数的,是二分类还是多分类,是无序还是无序?2、指定检验水准一般双侧检验(即差异性检验)选定α=0.05,单侧检验α=0.

- 阅读全文 -

非劣效临床试验的样本量计算, 检验水准α到底选择0.05还是0.025

这个问题本来也没什么可说的,因为将近10年前,导师执笔的专家共识中已经明确:2016年FDA发布的指南当中也有相关的描述,和上述论文中给出的实践标准一致。可是近些年有一些其他作者,也包括一些国外的SCI论文中,对于非劣效临床试验的样本量计算问题,在实际举例时,采用了α=0.05的设定(其实是双侧),这就给人一种错觉,好像我们可以将传统假设检验0.05的水准,原封不动地应用于非劣效试验。对于非劣效的

- 阅读全文 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