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复测量的数据,一定要使用重复测量分析方法?冒失了

当我们在研究中,遇到重复测量的数据,是否一定要使用重复测量的统计方法呢?答案当然是不一定。对于重复测量的数据,是否需要使用重复测量的统计方法,要根据研究实际和检验目的来确定,以两个降糖药(T vs C)的降糖试验为例:数据集中,FBG0W是2周导入期的初始(0天)空腹血糖水平,FBG2W是导入期末(14天)的空腹血糖水平,FBG4W、FBG6W、FBG10W、FBG14W分别是用药2周、4周、8周

- 阅读全文 -

还在用课本上的随机数字表进行随机化?是时候换一个不out的方法了

很多同学在论文中描述自己的随机化方法为:使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化;这一方法,如果真地去实施的话,其实还怪麻烦的嘞。其实利用SPSS软件中的随机数发生器,可轻松实现随机化,感兴趣的戳这:用SPSS进行简单随机化(随机分组)。如果觉得上述方法还不够简单,还有更easy的方法(仅需输入3个参数,一键生成随机数字表,可下载为word文件保存):完全随机化(简单随机化)-在线随机化分组,这个随机化的程序,

- 阅读全文 -

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区别?

网上很多文章,讲得过于复杂,甚至有些内容都是错的。这里简单概括下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本质区别:相关分析的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,不需要因果关系(可以有也可以无,有的话也无需区分谁是“因”谁是“果”),而回归分析,需要事先确定变量当中谁是“因”谁是“果”,即需要确定的因果关系。另外(感兴趣的可以继续),对于两者的分析结果:相关分析,从变量间数量上共变的关系去阐述结果;而回归分析,是从自变量如何影响应变量

- 阅读全文 -

从检验效能角度说说统计推断下结论的方式

对于数据的正态性检验,方差齐性检验,还有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中的球形性检验,如果P>0.05,则我们就认为满足正态性、方差齐性和球形性假定(也就是接受了H0),但是,为什么进行差异性检验,P>0.05时我们没有接受H0,即没有作出无差异的推断呢?统计推断就像是法官判案,对于正态性检验、方差齐性检验以及球形性检验,适用了“疑罪从无”的原则,也就是P>0.05时(证据不足)接受了原假设,

- 阅读全文 -

今天聊聊数据的分布

对任何数据的统计分析,都是从统计描述开始的。而数据的分布情况,是统计描述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。什么是数据的分布统计上的分布,与位置(location)和频数(frequency)有关;在一个坐标系中,数据在不同位置上往往具有不同的频数,数据的分布就是用来描述这个特征的。比如,男性和女性(某研究中定期进行锻炼的研究对象)的体重指数(计量资料)分布:体重指数(计量资料)分布再比如,在UCLA的演示数据集

- 阅读全文 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