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更新课件中的一个实例,我抛给Deepseek一个任务:
16秒之后,它就给出了一个“看上去很靠谱”的实例:
Deepseek不仅把实例给了我,而且还“相当专业”地进行了统计计算,给出了统计分析结果:
还对结果进行了解释说明:
至此,一切都perfect!
然后,在我的再三追问之下,它把“原始数据集”给了我:
我把数据集导入了SPSS(只为教学使用),一顿操作后发现,SPSS的分析结果与Deepseek给我的结果不一致,还以为SPSS出了Bug,吓得我赶紧用SAS又跑了一遍。当然,这两个老派统计软件的结果还是一致的。
于是,我把这份数据集通过上传附件的形式给回到Deepseek,让它对自己的统计结果进行复核:
结果它告诉我它算错了:
我把相同的数据给了Kimi:
它也言之凿凿地一顿输出,最后它确认:
在我接二连三地回复它:你算错了!(确实是错的)它把最终的计算结果又给了我,还信誓旦旦地说,可以帮我用R或SPSS跑一遍验证。。。
到此刻,对于这两款风头正劲的国产Top AI产品,我已经完全没有了之前的信任感,于是我又切回Deepseek,开始追问数据集的真实来源:
结果它变脸了:
我有点生气:
还好它没有搞一个假的链接让我去点击,它承认数据是它模拟生成的:
这个因修改课件而发生的小小波折,让我对AI产品有了新的认识。至少到目前为止,使用AI产品进行统计分析这项工作,还是极其不靠谱的。AI具有人所不能的学习和知识存储能力,可惜它并不能识别投给它的“语料”是对是错。互联网上的信息纷繁复杂、鱼龙混杂,训练AI的知识是否真的是知识而不是垃圾这很重要。
同时这次AI的胡言乱语,也给大家提了个醒,AI很好,要善用但也要有鉴伪的意识和能力,不要被它的一本正经所蒙蔽!